|
我省發布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 8月8日,省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布會,宣布我省將實施“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涉及58個重大事項、91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3萬億元。“十大戰略性舉措”分別是:加快發展綠色產業、構建綜合立體綠色交通走廊、推進綠色宜居城鎮建設、實施園區循環發展引領行動、開展綠色發展示范、探索“兩山”理念實現路徑、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綠色交易平臺發展、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實施十大戰略性舉措,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總基調,重點謀劃納入一批具有綠色發展特色的重大事項和重大項目,對不能體現綠色發展主題的一般性項目沒有納入。在重大項目的選擇上,確??萍几叨?、投資強度、綠色程度、產業鏈長度、項目深度“五度”的標準,增強我省產業和區域競爭力。 比如,我省將推進12英寸先進半導體存儲器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一期工程、京東方武漢10.5代線項目、華星光電顯示面板項目、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等19個重大項目建設,助力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生態環保上,將開展生態環境大普查,支持武漢、襄陽、宜昌、荊門、黃石和神農架開展綠色發展示范,優化城市公共綠地布局,推動綠色建筑快速發展,打造湖北長江旅游帶品牌。還將在流通、采購、餐飲等領域,推動綠色包裝、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持續推廣綠色回收,在“限塑”基礎上加大“減塑”力度,讓百姓的居住環境、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更綠色、更健康。 為確保責任壓實,省政府提出加強組織領導、抓好落地落實、強化督促檢查三項要求,并在省發改委設立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指揮部辦公室,讓每個戰略性舉措都有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參與單位和進度安排,以便實施和考核。(劉天縱) 【相關新聞】
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8月8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我省發布“湖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十大戰略性舉措”,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 如何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前提下,把“十大戰略性舉措”抓好抓實?省直相關部門作了闡釋。
產業更綠色—— “提升產業綠色化水平,是我省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省發改委副主任曹松表示,按照“十大戰略性舉措”要求,省發改委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新材料、綠色低碳、數字創意六大產業16個高端細分領域,深入推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開展智能制造新模式試點示范工程,加快“楚天云”和工業云平臺建設,實施“萬企上云”工程,促進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發展,力爭六大產業主營業務收入之和突破3萬億元。 按照規劃,我省力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7%以上;綠色產業快速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5000億元,讓綠色產業成為我省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 同時,我省還將在園區循環發展、綠色交易平臺建設上發力。 省發改委介紹,目前我省國家級開發區20家、省級開發區83家,力爭到2020年,推動75%的國家級開發區和50%的省級開發區開展園區循環化改造,推動建立流域范圍內碳排放權、水污染物和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污權交易,全面形成符合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綠色交易市場體系。
城鎮更宜居—— 截至2017年底,全省供水普及率達98.32%、燃氣普及率達95.55%、人均城市道路面積16.11平方米,污水處理率達93.92%、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8.86%、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7.55%。“這與美麗宜居的要求相比,還存在差距,一是城鎮體系格局尚不平衡,二是土地利用存在瓶頸,三是城鎮建設質量不高,四是資源環境容量挑戰大。”省住建廳副廳長傅繼成說。 十大戰略性舉措中,“建設綠色宜居城鎮”共涉及5項重大事項、19項重大項目,總投資3977億元。重點之一就是優化城市公共綠地布局,構建完整連貫的城市綠地系統,實現“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城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85%。 推進綠色建筑發展上,省住建廳將構建綠色建筑第三方評價體系,推進落實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強制規定,推廣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的新技術,推動建筑業提檔升級。 規劃管理上,省住建廳將推進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主體功能區規劃等主要空間規劃的“多規合一”,完成全省城市(含縣城)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發動群眾參與管理和監督,形成共謀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旅游更出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只有生態環境好了,才能留住游子的鄉愁。 “十大戰略性舉措”提出,建設長江國際黃金旅游帶核心區,包括發展長江游船、創建旅游品牌、加快自駕游服務設施建設等7個重大事項,以及長江游輪母港、旅游廁所革命、長江經濟帶旅游大數據中心項目等2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1224億元。 省旅游委副主任李開壽坦言,長江經濟帶邁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時代,這意味著長江旅游不能走過去的老路,而要探索轉型升級的新路。這條新路從思路上來講就是堅持“全域化布局、差異化發展、生態化標準”。 全域化布局,即統籌謀劃長江沿線旅游的點、線、面,統籌布局長江沿線旅游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將湖北長江沿線作為一個整體旅游目的地來打造。 差異化發展,即在共性中彰顯個性,一岸一景,一城一特色,不搞同質競爭,尋求差異化、特色化。努力做到沿湖北1000多公里的長江順流而下,游客就像是在觀賞一部精彩的電視連續劇,每集都不同。在恩施、宜昌段飽覽三峽風光,在荊州、咸寧段聆聽荊楚文化和三國故事,在武漢段感受兩江交匯、都市魅力,在鄂黃段領略江村漁火、曠野田園,沿一條大江體驗湖北的多姿多彩。 生態化標準,即一切旅游活動以生態效益為重,旅游得益于生態,又要有益于生態。只有旅游產品豐富多彩,才能實現“湖北長江游船上上下下、游客來來往往、兩岸郁郁蔥蔥”的生動場景。
金融更創新—— 綠色經濟生根壯大,得有金融活水的澆灌。“十大戰略性舉措”要求,加大綠色金融創新力度,改進完善綠色金融服務,構建具有湖北特色的綠色金融體系。“綠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政策,在金融經營活動中注重對生態環境保護及環境污染治理,通過引導社會經濟資源,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人民銀行武漢分行副行長宋軍介紹,該行聯合省政府金融辦、湖北銀監局、湖北證監局、湖北保監局于今年7月12日出臺了《關于創新綠色金融,支持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省綠色信貸余額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增速;綠色債券發行規模超過200億元,綠色企業上市融資規模突破20億元,綠色資產證券化規??焖偬嵘?;綠色保險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保險資金的覆蓋面不斷擴大。 宋軍認為,創新湖北綠色金融,必須建立綠色信貸授信評價機制,簡化綠色貸款審批程序,重點開展能效信貸、碳排放權、排污權抵押貸款等融資模式創新,鼓勵金融機構、企業、人民幣境外投資者參與湖北碳排放權市場交易。 據悉,我省將支持銀行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推動綠色環保企業直接融資,充實長江產業基金,強化對種子期、初創型綠色小微企業的投入,降低綠色小微企業融資成本。(劉天縱) 來源:湖北日報 |